人生建议:再有钱,再善良,也不要管别人的因果

作者:娱乐 来源:娱乐 浏览: 【 】 发布时间:2024-06-15 00:29:15 评论数:



01

孟子有言:“行有不得者,人生人皆反求诸己,建议其身正而天下归之。钱再诗云: 永言配命,善良自求多福。也不因果”

孟子认为,管别所做的人生人事,达不到预期的建议效果,就需要反思自己了。钱再唯有行为端正了,善良天下人才会信服。也不因果正如《诗经》所言,管别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,人生人自己寻求更多的建议幸福

为什么孟子要强调“反求诸己”?因为人生的一切问题,都是钱再自己造成的,别人哪怕想要帮助我们,也都爱莫能助。

读书的时候,老师只能教育我们如何考试、刷题,而无法代替我们去考试;打拼的时候,只能自己摸索赚钱之道,没有人会告诉我们赚钱的方法;

结婚生子的时候,有什么苦,只能自己承受,别人都帮不了我们;生病的时候,医生只能帮我们减轻痛苦,至于什么时候痊愈,全看自己的身体。

人生一切事,不在于别人,而在于我们自己。自己的因果,只能自己承受。



02

为什么我们无法干预别人的因果,别人也无法干预我们的因果呢?

举个例子。读书的时候,某个学生不喜欢读书,就辍学了。父母、老师越是规劝他,他越是叛逆,对于读书一事愈发厌恶。

父母、老师规劝了,也改变不了他,自然就会放弃他。等他长大了,才后悔莫及,为什么当初不读书,为什么当初不听父母、老师的话?

他如何选择,那是他的主观意愿决定的,不是别人可以改变的。你如何选择,也是你的主观意愿决定的,不是别人可以改变的。

可以这样理解。每个人只有对于自己人生的决定权,而没有对于他人人生的决定权。哪怕是父母,也改变不了孩子是“败家子”的现实。

秦始皇千古一帝,改变不了儿子胡亥败家的现实;隋文帝英雄一世,改变不了儿子杨广杀兄弑父,祸乱天下的现实。

这就是曾仕强教授谈到的“自作自受”。自己做了什么,就需要承受什么。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而无法对别人的人生负责。



03

人生建议:再有钱,再善良,再有本事,也不要管别人的因果。

有一个案例。前些年的某个月,有人建议,要储备好几天的食物。一部分人相信了,就去储备好几天的食物。而另一部分人不相信,还在嘲笑前者。

结果,我们都知道,前者有饭可吃,而后者,三天饿九顿。为什么别人建议了,他们依旧不相信,等三天饿九顿了,才后悔呢?

就一句话:“好言难劝该死鬼,大慈悲不渡无缘人。”

该要死的鬼,哪怕你再怎么劝他,他也是不会听你的。不仅如此,他还会嘲笑你。这就注定,你的好心建议,也救不了他。

这就是所谓的“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”。忠言,只能拯救那些听得进忠言的人。良药,只能拯救那些能吸收药效的人。

不过,在这个世界,能够听得进忠言的人,少之又少。原因很简单,每个人的身上,都有他们自己的因果,不是我们这些外人可以改变的。



04

管别人的因果,就等于成为别人的敌人。

在《农夫与蛇》的故事中,善良的农夫发现一条毒蛇被冻僵了,就拯救了毒蛇,将它放入自己的怀中。随着毒蛇苏醒,一口就咬死了农夫。

为什么农夫会被毒蛇咬死?因为农夫过分善良,不懂得保护自己。更重要的是,农夫干涉了毒蛇的因果,自然就会被反噬。

如果农夫没有管这条毒蛇,急匆匆走开,那他就没有沾染毒蛇的因果,自然就能保住自己的小命。

不幸的是,农夫多管闲事,沾染了毒蛇的因果,那他被毒蛇咬死,就是必然的结果了。可见,农夫的死,是“自找”的。

明知道毒蛇是冷血的动物,不是什么好东西,他非要去救,这不就是上文谈到的“好言难劝该死鬼”吗?

管了别人的因果,就等于成为了别人的敌人。你对别人善良,别人很大可能对你凶狠、奸恶。好心没好报,就在于此。



05

写到最后

所有的因果,都是自己造成的,也需要自己承担。是迎来好报,还是迎来恶报,都跟自己的选择有关。而别人,爱莫能助。

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,别人也无法改变我们的选择。比如说,年轻的孩子会活得叛逆,根本不听父母的建议。等他们碰了钉子,才后悔莫及。

人生该吃的苦,该走的弯路,一点也不会少。

别人所走的弯路,代表了别人。你所走的弯路,代表了自己。事后,哪怕你提醒后人,后人也不会听你的,依旧我行我素。

对此,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,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不会吸取任何教训。

如此而已。

文/舒山有鹿